物化的美
:2018/04/08
:尚层装饰
:666 字号:小中大
田中一光曾经说过,音乐一旦被刻录,那种感动的情绪就被打了折扣;颜色一旦被涂上,就会随着时间褪色。真正的美无法被分析和管理,只会精巧地存在于幻想中。
正是因为所有美妙的事物如此不稳定且易消逝,比如转瞬即逝的演奏会的配乐,比如墙上斑驳的色彩,比如我永远爱你的誓言,才让美有了永恒的想象的魅力。
也正是这种不稳定,才让我们的生活有着无数的可能。
我们费尽心机让美被捕捉,被“物化”,即使达不到庄子逍遥境界的“与物同化”,也要追求内在外在的统一。
尚层别墅生活
活在这样一个缺少历史厚重感的时代里,我们被浪潮裹挟着奔涌向前。外在的世界如此不受控制,我们变得更加注重内心价值和生存感受。那些隐微的内心情思,那些刹那的生命状态的沉迷……当哭且哭,当笑且笑,敢爱敢恨,爱恨俱失也依然潇洒故我。
鲁迅把生命的最后十年留给了上海。在那里,他审视人性,反观历史。在《故事新编》里将这种物化人生的表达推到了极致,城市写意就是他内心表达的外在化。
等也等不到的美,像《希腊神话》的纳喀索斯俯身的湖中倒影,像伍尔夫小说里墙上的晃动的斑点,也像普鲁斯特《追忆似水年华》里的小玛德莱娜蛋糕。你观望过,感受过,也追忆过,最后留下的只是淡淡影痕。
美随时出现,随时越过内心防线,没有征兆地袭击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。
要是能被追赶,这野性的变幻莫测的人生,也会因为被摸透套路而渐渐变得乏味。要是能有一种期待永远不被料到,那么,美就可能真的一直存在。即使如镜花水月,也是心头好。
人活世上,千姿百态,或是绽放,或是枯萎,总归要留些对美的念想。一季花开,一季花谢,我们就是这样在时间的流里,望见自己。
尚层别墅生活,为野性的美、变化莫测人生的美提供一季一季的花谢花开,在空间中展望自己、舒缓自己、流淌自己。
分享 :
x
微信公众号